|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法学实务 法官风采 法苑文化 便民措施 专题报道 法律法规 开庭公告 党建阵地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海林法院深入开展“接地气 连民心”活动

  发布时间:2013-06-05 15:46:56


    今年,海林法院按照上级法院和市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迅速贯彻落实 “接地气、连民心”主题实践活动精神,立足司法本职,深化便民服务,最大限度的减少群众诉累,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司法的温暖和便利。

    一、加强作风建设,牢筑廉洁为民理念。做好审判工作、服务人民群众,作风建设是关键。今年,海林法院围绕“接地气、连民心”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先后开展了“廉政责任教育月”、“司法质效年”和“司法作风建设年”三项活动,层层签订了廉政责任状,并修订完善了《海林市人民法院廉政勤政保证实施办法》、《绩效考评方案》、《值班值宿规定》、《请销假制度》等多项制度。通过深入学习、落实廉政责任、提升司法道德良知、加强司法监督四个环节,全院干警认清了反腐倡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了应知应会和善知廉政基本制度的自觉性,提升了司法为民理念。

   二、提升案件质效,彰显公正司法形象。按照省高院“司法质效建设年”活动要求,海林法院进一步完善“四评查”活动,即庭审评查、合议庭评查、裁判文书评查和更审改判案件评查工作。并通过开展“庭审巡回观摩”和“集中剖析月”活动,改进审判工作,实现案件“三高三低”的审判指标。3月份,海林法院召开审判战线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更审改判案件的自查工作。会上,通过对2012年发、改案件的甄别评查,深入查找发、改案件的原因,针对性地整改,确保查一件、改一件、促一片,切实强化办案法官的工作责任心。4月份,海林法院又召开案件质量剖析会,党组成员及研究室、审委办负责人分别发言,深刻分析了第一季度一审案件陪审率、综合结案率、结案均衡率、当庭宣判率和法官年人均结案数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在剖析案件的同时,审判战线分管领导还指出了办案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和提高案件质量的合理性建议。会后,针对案件质效问题,海林法院制定出台了《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细化责任,分清向上兑标主体,促进审判工作深入开展。

   三、深化便民服务,打造利民审判平台。针对今年春天黑龙江省雨雪大、春耕生产形势严峻的特点,海林法院进一步深化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全面打造“流动法庭”。围绕《全市法院关于推进流动法庭巡回审理民商事案件的规定》,积极构建以“立案窗口、基层法庭、村联络员和巡回审判点”为支撑的便民诉讼网络,推行巡回审判、就地调解等简便办案方式,为春耕生产提供有效司法服务。从3月28日开始,海林法院速裁审判庭法官,先后6次来到海林市柴河镇信用社现场开庭、就地调解,使 22件信用社贷款案件以调解的方式结案,诉讼标的额近800万元,当庭履行完毕的达100多万元。同时海林法院还加强了“立案信访窗口”、“弱势群体绿色窗口”建设,加大对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的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至5月份,海林法院共为84名困难的当事人减、缓交诉讼费近72万元。

    四、围绕中心工作,营造安定发展环境。在审判工作中,海林法院注重围绕全市重点民生项目,认真落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措施,全力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开展“整治城乡环境 建设洁美家园”专项活动,5月7日和5月23日,海林法院青年干警20多人,先后两次深入社区、街道,清理巷道、边沟杂物,擦洗公交站牌、垃圾箱等,美化环境。二是开展“平安海林”宣传活动。5月17日,由海林法院刑事审判庭、民一庭和立案庭法官组成的宣传队伍,以“平安、幸福海林”建设为主题,在海林市区主要街道发放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的宣传材料,讲解法律政策,提供法律服务。共发放宣传物品1200份,解答咨询问题40多个。三是开展 “联企共建”活动。今年,海林法院的帮扶企业由牡丹江一林木业有限公司改成海林市耐力木业有限公司。为了切实做好包扶工作,法院党组成员带领相关庭室的干警主动联系企业,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走访问策,通过座谈会,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前瞻性和对策性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司法建议,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