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一直是困扰人民法院执行工作难点问题。为切实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海林法院执行局在党组领导上级法院执行局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下,全力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以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为依托,努力构建社会化联动执行大格局,改变了法院以往孤立执行的被动局面,形成了反应快速、运转流畅的执行工作联动网络。
一、前瞻性谋划,积极报请执行指挥中心机构设置。
为有效解决人少案多,机制运转不畅等主要问题,海林法院根据上级法院文件精神和要求,在2009年就开始谋划研究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经过多次向市委汇报、主动请示,2010年11月18日海林市人民法院经海林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正式设置了执行指挥中心。
二、工作中积累,不断强化执行指挥中心功能作用。
机构设置后,海林法院执行指挥中心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办公设备和办公场所,在执行工作中摸索总结经验,使执行指挥中心职责明确,脉络清晰。一是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指挥中心协调作用,积极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制定实施细则和工作办法,落实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形成党委领导、法院主办、相关责任部门参加的联动格局。2013年在全市开展涉农合案件集中清理专项活动中,由市政法委牵头,以法院为主、政府、公安、村委会等几部门联动,通过执行案件和法律宣传相结合,达到了较好效果,仅永安村一天便清回贷款26笔,金额达127万元。二是完善快速反应机制。严格执行《执行指挥中心值班制度》,值班干警随时保持通讯畅通,接到举报后,及时协调,快速反应,确保第一时间内到达执行现场。在执行薛某与李某买卖合同一案中,接到申请执行人举报,发现被查封车辆,指挥中心调集警力迅速出动,成功地扣押了查封车辆。在一起债务纠纷中,执行指挥中心突然接到申请人举报,被执行人即将外出规避执行。指挥中心迅速做出反应,调动警力,第一时间内控制住被执行人。基于法律威慑,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三是构筑内部监督机制。海林法院执行局下设执行指挥中心办公室、执行一庭、执行二庭。执行指挥中心通过执行案件信息管理,对案件执行全程监督,通过身份查询系统,定期通报当事人执行信息,形成资源共享。通过完善失信人名单,进一步强化威慑机制。较好地发挥了监督和服务功能。
三、试点中完善,不断提升执行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
2014年,全市两级法院把执行指挥中心全面建设作为主要工作要点,海林法院党组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会,深入贯彻落实。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一是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常务副院长、执行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建设领导机构。二是确定了执行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人选。三是安排执行局干警分批赴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学习交流,进一步开阔视野。四是建成了远程指挥监控系统。通过单兵对讲、便携式录像机、大屏拼接等系统达到了远程遥控指挥,进一步提升执行指挥中心信息化建设。
海林法院必将以此次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推进会为契机,继续深化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不断推进执行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