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两三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执行难”问题,一直是困扰法院公信力提升的难点。历史上,法院系统就“执行难”问题曾多次开展过清理积案、执行会战等攻关专项活动,但都因社会诚信惩戒机制覆盖不全等主客观条件不成熟、不具备,而陷入当时见效,过后复发的恶性循环。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对“老赖”肆意践踏诚信,法院手段有限,司法公信力不显的现状时有不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将解决“执行难”问题列入十八大深入司法改革的任务之一,向“执行难”吹响了总攻号角!人民法院应势而上,提出“两三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目标,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对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执行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各点精准发力,全面落实周强院长和江必新副院长讲话的各项要求
周强院长和江必新副院长的讲话,既是动员令,又是规划图;既是工作方针,又是操作指南。全面领会落实两个讲话精神,是实现“两三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的总抓手。
(一)善于借力抓配合。一把手马上将两个讲话精神向市委、人大及政法委汇报,将力克“执行难”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明确公安、司法、金融等相关部门,在查控老赖,查控财产等方面的法定责任,形成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大环境。
(二)举全院合力抓推进。充分发挥领导者在抓落实中的“第一推动力”作用,院长是第一责任人负总责,督促分管院长重点抓,执行警务局集中抓,全院各部门配合抓,举全院之力力克“执行难”。
(三)抓铁留痕抓落实。对照两个讲话,逐条研究落实措施,一要任务具体。搞好任分解明确具体分工,责任落实到人。二要标准具体。任务完成指标明确,不打“糊涂仗”。三要考核具体。对从任务分解到任务完成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跟踪问效。
三、立即展开行动,积蚂蚁搬家之功,成愚公移山之志
----诉讼服务中心诉前调解组,对调解不成,有可能进入审判、执行程序的案件,要摸清当事人具体住址,查清被告身份,为后续审判、执行创造条件;
----立即对全院执行案件进行清理清查,摸清底数,全部上网公开,接受监督,坚决不允许搞体外循环;
----围绕江必新副院长提出的“三升四降”指标,制定详细的执行工作考评细则;
----金融执行案件。指定执行团队集中办理,方便送达和执行;
----扩大执行宣传。既要宣传法院执行实际行动,又要宣传相关法律条文;既要宣传被惩治“老赖”的典型案例,又要宣传积极主动履行,法院依法免除惩罚利息的案例,营造积极履行减免负担,逃避执行加重处罚的社会舆论氛围。